【藝術科技】創科署批3,540萬撥款 浸大研「未來影院系統」應用於M+及大館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2/12/12 22:58

最後更新: 2022/12/12 23:00

分享:

分享:

浸大視覺藝術院講座教授邵志飛帶領研究「未來影院系統」項目。(浸大提供圖片)

香港浸會大學領導一項前瞻性藝術科技項目「未來影院系統」,獲政府創新科技署轄下「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」撥款3,540萬元,新系統盼讓使用者在新一代沉浸式影院環境下,以虛擬方式體驗歷史、文化和娛樂;此為該計劃歷來最大資助金額的藝術科技項目,亦是與瑞士院校合作的跨地域項目,有關研究成果將率先應用於香港部份場地,包括香港國際機場、M+博物館及大館。

項目為期兩年,名為「未來影院系統:下一代藝術科技」,由浸大領導,並與香港城市大學以及瑞士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合作。該項目將發展並建設一個名為「未來影院系統」的綜合系統,將協助藝術家和創意行業,滿足對嶄新的互動沉浸式文化體驗,以至娛樂和教育方面不斷提升的要求。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今日(12日)在資助協議簽署儀式上表示,此為一項跨地域研發合作項目,使用嶄新科技開發未來影院系統,預期未來影院系統將來成功商品化後,會為香港的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發展,帶來無限可能和優質的就業機會,同時為教育、旅遊、運動等產業創造可觀的價值。

浸大校長衞炳江表示,浸大一直積極發展藝術科技,以跨學科融匯藝術與科學,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藝文體驗和作品,同時從教學上培養下一代的藝術知識和創新思維。他形容項目不是單純提升藝術數碼化、智能化技術,而是輔助藝術科技創新和發展的強大工具,既有巨大價值亦有無限應用可能性,為藝術家和創意產業提供一個創新的多樣模式框架和平台。

「未來影院系統」將由人工智能、計算機視覺、深度學習、虛擬實境等先進技科驅動,建構出一個三維互動的沉浸式環境,結合所有形式的實時和預錄內容,並配合眾多類型的穿戴式傳感器和生物識別設備。帶領項目的浸大視覺藝術院講座教授邵志飛指,系統將會為各種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,創造深刻的虛擬體驗,建立嶄新的戲劇、舞蹈、音樂與體育表演平台,探索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媒體存檔化成後電影體驗。

系統建成後,將會在「視覺化」、「人機互動」和「協同演化敘事」3大範疇帶來綜合創新技術。「視覺化」創新涵蓋沉浸、互動式的視覺化資源,用作產生360度、三維立體的真正沉浸式環境,新系統由400多件LED屏幕組裝而成,讓多組身處現場,或置身不同地點以遠距離訊息傳輸方式連繫的觀眾同時參與,共同感受高解像度的立體觀能效果,以及互動的沉浸式體驗;「人機互動」創新包括一系列追蹤傳感和生物識別科技,能夠記錄人類的狀態、反應和動作,其中一項技術能感應觀眾的物理位置和運動,了解他們正在觀看甚麼,相對於其他觀眾有甚麼行為表現,以及最重要是他們對眼前看到的事物出現甚麼反應;「協同演化敘事」創新是將透過軟件智能,讓視聽儀器能夠因應參與者發出的感官訊息作出相對回應,以提供能夠受虛擬世界影響的混合實境界面,繼而影響與真實世界的互動,其虛擬媒界還可以與觀眾們產生有目的、不斷演化的互動關係。

創新科技署署長潘婷婷(右)和浸大校長衞炳江(左)今日簽署協議。(浸大提供圖片)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責任編輯:馮琪雅